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一片药丸下肚,尿液变了色,是身体在报警,还是虚惊一场? 王先生早上如厕时,突然惊叫了一声——他的尿液竟然变成了黑红色!联想到最近媒体上关于尿毒症的报道,他顿时慌了神。他的妻子闻声赶来,突然想起丈夫最近因牙周炎在服用一种名为甲硝唑的药物。她翻出药品说明书仔细阅读,果然在注意事项一栏发现“可能使尿液变红”的字样。王先生停药两天后,尿液颜色恢复正常。 在诊室里,医生们经常遇到因服药后尿液变色而惊慌失措的患者。有人看到自己的尿液变成亮黄色,就以为肝脏出了问题;有人发现尿液呈红褐色,就怀疑自己得了肾病。其实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变色只是药物排泄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能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药物如何改变尿液颜色正常尿液呈淡黄色,颜色主要来自尿胆素和尿色素等物质。当尿液颜色发生变化时,很多人会感到紧张,但药物导致的尿液变色大多是无害的。药物改变尿液颜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 直接途径是药物导致尿液变色的最常见原因。某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有颜色,会通过肾脏排泄进入尿液。例如,维生素B2(核黄素)本身就是黄色,过量摄入后,未被人体利用的部分会直接随尿液排出,使尿液呈现亮黄色甚至橙黄色。利福平等药物含有芳香共轭基团,其代谢产物呈橙红色,可使尿液、汗液甚至泪液变红。 间接途径则是药物通过影响器官功能,间接改变尿液颜色。一些药物可能影响肝脏或肾脏功能,进而改变尿液中的成分比例。比如,长期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肝脏,导致胆绿素进入尿液,使尿液呈现绿色。还有一些药物在尿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药物引起的尿液变色,通常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发生在开始用药后不久,二是停药后2~3天颜色恢复正常。这种变色一般不伴随尿痛、尿急等不适症状,可以与病理性改变相区分。 五颜六色的尿液"“警示灯”不同药物会导致尿液呈现不同颜色,了解其中的关联,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尿液变色是否与用药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尿液颜色变化及其相关药物。 亮黄色 至橙黄色"这是最常见的药物性尿液变色。维生素B2是最典型的代表,复合维生素B制剂、黄连素等也会产生类似效果。这种变色无害,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可稀释颜色。 橙红色至红棕色"这类变色最易引起恐慌。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及其同类药物会使尿液变为橙红色,甚至能让汗液和泪液也变色。常用于牙周炎和妇科感染的甲硝唑,可使尿液呈深红色或红棕色。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药依帕司他,可能导致尿液呈红褐色。 蓝绿色"蓝绿色尿液虽然少见但令人吃惊。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可使尿液呈蓝绿色。利尿剂氨苯蝶啶会使尿液产生淡蓝色荧光。用于治疗高铁血红蛋白症的亚甲蓝和**丙泊酚,也可能导致绿色尿。 暗褐色至黑色"这类变色需要特别警惕。抗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和降压药甲基多巴的代谢产物在空气中氧化后,可使尿液变暗。高价铁制剂和抗疟药奎宁也可能导致尿液变黑。化疗药物如甲氨蝶呤可能损伤肾脏,导致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磺胺类药物易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溶血,血红蛋白从破损红细胞释放,使尿液呈浓茶色。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种药物在不同酸碱度的尿液中可能呈现不同颜色。如华法林在碱性尿中呈橙红色,在酸性尿中颜色可能消失;大黄在酸性尿中呈黄色,在碱性尿中呈红色。 需要高度警惕的几种情况虽然大多数药物性尿液变色是无害的,但某些情况确实需要及时就医。以下信号提示尿液颜色改变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1.停药后2~3天颜色未恢复正常。若尿液颜色持续异常,应排除病理性因素。 2.尿液变色伴随身体不适。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腹痛、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或损伤。特别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环磷酰胺等具有肾毒性的药物时,血尿可能是肾脏损伤的信号。 3.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提示肌红蛋白尿(横纹肌溶解)或血红蛋白尿(溶血),常见于与他汀类药物联用。这常与肝脏或胆道疾病有关,可能是胆红素排泄异常的表现。 4.尿液混浊或有沉淀物。药物性变色通常不影响尿液透明度。如果尿液混浊或出现絮状物,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或结晶尿。 5.红色尿中混有血丝或血块。虽然利福平等药物可使尿液均匀变红,但真正的血尿常呈现不均匀的红色,静置后可能有红色沉淀。 特别提醒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该药既可使尿液变红(药物代谢产物所致),也可能引起血尿(抗凝过度的表现)。发现红色尿时,要谨慎辨别是药物染色还是出血,不能仅凭颜色就擅自停药。 日常用药注意事项面对可能引起尿液变色的药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健康风险。 1. 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包括使尿液变色。 2.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多喝水可稀释尿液,减轻药物引起的颜色变化。特别是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充足饮水可预防结晶尿形成。 3. 避免自行用药和过量使用。特别是维生素补充剂,很多人认为“多吃无害”,但过量补充维生素B2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加重尿液变色。 4. 观察并记录。开始新药治疗后,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情况,记录变化发生的时间和特点,就诊时向医生提供这些信息。 5. 有疑虑时及时咨询。如果尿液颜色变化伴随不适症状,或者停药后颜色未恢复,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6. 药物导致的尿液变色通常“只变色,不难受”,一旦合并疼痛、发热、水肿、黄疸,请务必及时就医。 来源:大众健康 2025年9期
|